|
博士 [1] [2]
匹克單挑NBA 這幾年來,中國人看NBA,是因為賽場上有姚明這個「中國符號」。如今,在NBA賽場上,不僅可以看到姚明在籃板下發威的雄姿,還有另一道熟悉的風景,那就是賽場的廣告牌和球員衣服上用大紅漢字書寫的「中國匹克」。 美國休斯敦當地時間2006年2月17日,中國匹克集團正式宣佈與籃球領域的聖殿NBA牽手,成功簽約NBA主場,成為姚明所在的NBA主場贊助商,也是國內第一個登陸NBA殿堂的中國體育運動品牌。中國的體育用品品牌終於成功站在NBA的肩膀上,彰顯國際品牌形象。「匹克亮劍」成了今年體育用品領域最受關注的話題。 品牌國際化 挑戰第一 「我們的目標是成為籃球裝備第一品牌。不僅是國內第一,還要朝著世界第一的方向努力。」比起國內其他同樣雄心勃勃的體育品牌來說,匹克是有足夠魄力的。 不久前剛獲「中國最具影響力營銷策劃人50強」的匹克現任企劃總監黃忠飛談到,在這個強者輩出的年代,說「第一」有時候會讓人覺得有點空洞,甚至會成為笑談。特別是在體育用品領域,中國的品牌與耐克、阿迪達斯等國際巨頭相比,差距還是非常大。但這並不意味著這些國際市場上數一數二的品牌就是不可超越的。劉翔可以打破世界紀錄,成為世界冠軍,姚明可以成為NBA賽場上的頂級球星,誰說在專業籃球裝備品牌中,就不可以有一個來自中國的世界第一? 得知匹克登陸NBA之後,國際籃聯主席程萬琦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興奮無比地說:「看到匹克贊助NBA,我感到很高興,這說明我們國內的體育企業長大了。他們開始在國際舞台上發出自己的聲音。」 進軍國際市場 條件成熟 程萬琦認為,國際之間的經濟聯繫越來越密切,我們不可能守著一個國內市場沾沾自喜,我們一定要走出去參與國際競爭。「那麼多的跨國公司都把自己的產品賣到你家門口了,而且很多還是我們自己的企業生產的,這說明我們的生產水平與工藝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企業的標準,那我們為什麼不搞自己的品牌,為什麼不把國內的品牌打到國際市場上去?」 談到打造國際品牌,匹克集團副總經理許志華說,不可否認,中國的品牌與世界級強勢品牌相比還是存在差距的。這種差距一方面來自於心理層面,例如耐克就是在美國背景下佔盡了優勢。因為美國在多個高科技產品領域站在世界的前端,提到美國的品牌,會讓人主觀地認為就是好的。依托於美國強勢的文化,耐克成功佔據了中國市場。其次,同行中的國際品牌都已經有了幾十年的發展歷程,我們才十幾年,在產品塑造、人員素質和世界資源上還不能相提並論。這種差距就像他們是進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,而我們是血氣方剛的小伙子。 但是,商場上也必定是長江後浪推前浪,小孩子終究會長大,也有機會變得強大。關鍵是有沒有勇氣去跨越一座又一座的高山,願不願意承受漫漫征途的荊棘之苦,能不能想方設法以巧致勝。只要有心,就有可能。何況我們也有自己的優勢。許總說:「在接觸了美國和歐洲的球星後,我們發現,中國品牌與世界頂級品牌的差距正在縮小。我們的企業可以為國際頂級品牌做加工,甚至可以研發出一些超越性的產品,製造技術並不落後,而且,中國具有勞動力成本低,原材料資源豐富的優勢,加上國內具有數萬家體育產品生產 企業在競爭中互助合作,這種優勢會長期存在,美國、歐洲、日本都比不了。只要成功打響品牌,我們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絕對是性價比非常優越的。」 而要在現實的差距中進軍國際品牌行列,最重要的就是速度。國內的運動鞋這幾年發展速度非常快,整體的市場以每年20%—30%的速度在增長,匹克去年的增長更是高達60%,今年則有望超過80%。以這樣的速度發展的話,誰能說中國不會有世界頂尖的體育品牌?
|
2010年3月4日星期四
MBA NBA看匹克市場營售策劃DBA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